写作总是模糊不清?看看这份“歧义”使用指南
歧义(ambiguity)是指同一语词、短语或句子,却具有相互区别的多重涵义。 “保罗兑付了现金”指别人给了保罗现金还是保罗给了别人现金呢?两者都有可能。“杰西卡在租房子”可以指杰西卡把房子租给别人,也可以指别人把房子租给杰西卡。
周五下午,珍妮弗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说:“我这儿的工作已经做完了。”珍妮弗的意思可能指完成了手中项目的工作报告,也可能指她完成了一周的工作可以去度周末了,还有可能指她已经厌倦了这儿的工作打算离开这家公司。
如果你访问网站,不难发现各种引人发笑的歧义。对于引人发笑的歧义,通常我们能清楚表达者利用歧义的用意。
微妙的歧义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记者见面会栏目中曾有如下对话:
提姆·拉瑟特:为什么你不支持同性恋者结婚?约翰·爱德华兹:嗯,我想这是因为我的成长经历的缘故。你能发现其中的歧义吗?这对爱德华兹有什么好处?正文中将有解释。
但并不是所有的歧义都只引来笑声。 仔细分析上面方框中的“遭遇歧义”,不难发现拉瑟特所提的问题是有歧义的。这个问题可以被理解成追寻(解释)不支持同性恋婚姻的原因,也可以被理解成寻求(论证)对不支持同性恋婚姻之立场的论证。
尽管拉瑟特本意是要寻求论证,但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却利用“为什么”可以做上述两种解释的歧义,做了有利于自己的回答。既然是做解释,爱德华兹就不必为自己的成长经历负责或辩护,但如果是论证自己的立场,他就必须进一步为该论证辩护。
在讨论同性恋者的权利的时候,术语“权利”的不同意义往往是引起争辩的根源。议题为:针对同性恋者在家庭、工作及其他场合中的各项权利,该不该颁布法律来防止同性恋者的权利遭受歧视?
一方认为这样的法律本身就是歧视性的,因为它给予同性恋者特殊的保护,却没有给予其他人这样的特殊保护,这样的法律规定的是“特权”。另一方认为这样的法律只是保护同性恋者依法与其他人具有同等的权利。对于争议双方而言,不界定关键术语的准确意思就展开讨论,轻则枉费唇舌,重则剑拔弩张。
歧义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歧义是语义歧义(semantic ambiguity),即表达断言的语句中含有歧义的语词或短语。
例:
1.Wingo,the running back,always lines upon the right side.2.Jessica is cold3.Aunt Delia never used glasses.例1可能在说温戈沿着右侧,也可能说她沿着正确的一侧跑步回来。例2可能在描述杰西卡的体温低,也可能在描绘杰西卡的个性冷漠;例3可能在说迪莉娅姑姑的视力好(不需要眼镜)也可能在说迪莉娅姑姑直接用瓶子而不用杯子喝啤酒。
通过用不带歧义的语词来替换产生歧义的语词就可以消除语句中的歧义,如将例3中的“glasses”替换为“eyeglasses”(眼镜)就可以消除该句的歧义。
组合歧义(grouping ambiguity)是一种特殊的语义歧义。当不能明确区分一个语词指集合体还是指构成该集合体的个别成员时,就出现了组合歧义。
语句“秘书挣的钱比医生多”中,如果“秘书”和“医生”分别指这两类从职人员的总体,这个句子或许是真的,因为从事秘书工作的人远比从事医生工作的人多。但若这两个语词分别指个体,这句话显然是假的。
骑越野摩托车的人或许会为自己的嗜好辩护说:“割草机比越野摩托车制造的污染更多。”因为这个表达中存在歧义,它既可以被解释为真的,也可以解释为假的。
就总体而言,割草机制造的污染的确较多,因为割草机的数量远多于越野摩托车;但逐个进行比较,显然是越野摩托车制造的污染更多(毋庸讳言,越野摩托车还制造了大量恼人的噪声)。
与其他歧义现象一样,组合歧义也可被故意用来干扰人们的清晰思维 。 针对几年前所提高的联邦税收,反对派称之为“历史上增幅最高的增税”。假如这种说法成立,如此提高税收就失去了合理性,但的确如反对派所说的那样吗?
如果你关注的是所提高的税收的总额,这种说法或许是真的,但其真依赖于纳税人数的增加和纳税环境的变更,尽管个人税收的增幅并非历史上最高,但所提高税收的总额是历史之最。
如果你关注的是每个纳税人所提高的比例,它并不是历史上增幅最高的。由于纳税人更关心的是作为个人需要多支付的税费,他们更关心第二种解释——个人税收的增幅,依据这种解释,反对派的意见为假。思庐edit
但“历史上增幅最高的增税”所产生的组合歧义就允许对之做另一种解释——总额的增长,这种解释虽然使反对派的观点为真,却可能不是纳税人真正关心的。
对组合歧义进一步分析,有两种源于组合歧义的常见谬误:分解谬误与合成谬误。 从群体具有某特征推导出群体的每个成员也具有该特征就犯了分解谬误(fallacy of division)。
1973年的美国棒球联赛中,迈阿密海豚队获得了冠军,该队还参加了1974年的超级碗比赛。迈阿密海豚队是联盟该年度最优秀的球队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就可以推出该队的队员就是联盟最好的队员吗?
即由此可得出鲍勃·格里耶瑟是最好的四分卫,拉里·克斯卡是最好的后卫,默克里·莫里斯是最好的接球手吗?当然不能。整体的特征未必为构成整体的各独立部分所具有。圆形的建筑物不必是由圆形砖块建成的。
从另一个方向去思考,即由成员都具有某特征为前提推出由这些成员构成的整体也一定具有该特征就犯了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例如,在民意测验中,众议院的每个议员都获得较高的评价,但如果由此推定民意测验也会给众议院较高评价就是错误的,因为通常在相同的民意测验中,众议院得到的评价较低。
人们对部分的评价和对整体的评价未必相同。正如人们可以用方形砖块建造圆形建筑物。在方框的拓展中你将看到更多关于分解谬误与合成谬误的实例。
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作两种以上的解释时,这个句子就有语形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 不久以前,作者之一准备开车去英属哥伦比亚之前收到美国汽车协会的告知:“去加拿大旅行,须携带出生证或驾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
这句话在说跨越美加边境到底有什么要求?按照一种解释,除携带出生证或驾照之外,还得携带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按照另一种解释,携带其他身份证明就不是必需的。下面用括号分别标出两种不同的解释:
1.[须携带出生证或驾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2.[须携带出生证]或[驾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在原表达中,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原因,我们无法判断把“驾照”的要求和出生证相联系(如解释1)还是与身份证明相联系(如解释2)。为了消除该表达中的语形歧义,基于不同的解释,可以将原表达分别表述为:
1.须携带出生证或驾照,此外需携带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2.须携带出生证或者既带驾照又带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第一动因论证,也就是关于上帝存在的古老论证,这是其简易版。前提:每一事物都是有其形成原因的。所以:宇宙也是有其形成原因的。所以:上帝存在,他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在这个版本的论证中,可以分析出合成谬误,你知道如何分析吗?
更多合成和分解谬误
分解 :平衡的饮食指适当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我们每顿食物都要保持同样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DR.NICHOLAS PERRICONE,author ofthe best-selling book The Wrinkle Cure
谬误 :日常饮食的平衡不必是其构成部分——每顿饮食的平衡。
分解 :2008年选举之后,民主党赢得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一些专家总结这次大选的特征时说:“选民们投票给了民主党的国会。”
谬误 :虽然从总体上说人们投票的结果是民主党控制了国会,但并不是每个选民都作了这样的事。实际上,并没有人投票给民主党国会,任何专栏中也没有出现过“民主党国会”这个话题。
合成 :“国王队难以取胜湖人队,除了大前锋,湖人队每个队员都比国王队强。”
谬误 :单个队员即使天赋极高,组合到一起也未必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强项。
这两种表达就不再产生歧义。这个表达的歧义主要是由于逻辑联结词“或”“且”到底联结哪些语词并不清晰造成的。
下例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对一个句子可以有多种解释从而产生语形歧义:
Susan saw the famer with binoculars(望远镜)。
我们不清楚该句中的短语“with binoculars”在语法结构上到底修饰哪个词语因而产生歧义。究竟是苏珊有望远镜呢还是农夫有望远镜呢?因而这个句子可以有如下两种解释:
1.苏珊透过望远镜看见了那个农夫。
2.苏珊看见了那个身怀望远镜的农夫。
如果要表达第一种意思,用“Looking throughher binoculars,Susan saw the farnmer”就可以消除歧义地表达。There’s somebody in the bed next to me.
该句中的“next to me”是修饰“人”还是修饰“床”?由于结构的歧义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理解为“床上有个人在我身边”,也可以理解为“我床边的床上有人”。通过把该语句重新表达为“There’s somebody next to me in the bed”或“There’s somebody in the bed next tomine”就可以消除歧义。
如果一个代词所指的事物或对象不明时,就会产生指代歧义(ambiguous pronoun references)。 “男孩们在追逐女孩,孩子们放声欢笑”,这里的“孩子们”既可以指男孩也可以指女孩或所有的孩子。“父亲清除了池子里的杂物后,孩子们在那儿玩耍。”“那儿”指“池子”还是“杂物”并不明确。
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表达者,会对自己所使用的代词的确切所指,给予必要的注意。也有一些歧义,难以对之进行分类。
无论面对怎样的歧义,警醒到歧义的存在都比对歧义进行分类重要。随着识别歧义能力的提高,人们在传递信息时会越来越少地误导别人,在接受信息时也会逐渐减少被误导的可能。
巧用模棱两可你遇到过并不具备竞争力的朋友让你写推荐信吗?为了既不伤害朋友又不信口开河,可以借用里海大学罗伯特·桑顿教授的模棱两可的表达。下面就是:
我热情地向你推荐这个候选人,虽然我没有资格。
很高兴告诉你,这个人是我以前的同事。
我相信没有人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劝你不要再为给他提供机会这件事上浪费时间。
对这位候选人,我不能说得再好,介绍得更高了。
在我看来,有他为你工作你会感到幸运。
来源:《批判性思维》
作者:布鲁克·诺埃尔·摩尔 理查德·帕克
●哲学入门,应该读哪些书?如何读书?
●刘擎:当下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左”“右”标签过时了
●邓晓芒和残雪的“李焕英”:她培养了一流哲学家和作家
●张汝伦:以往我们对康德的了解,实在太靠不住
●哲学爱好者不要读尼采
政法言语小秘籍 歧义句,傻傻分不清楚
河北省政法干警考试中有专门针对歧义句的考查,今天,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给广大考生梳理总结了有关歧义句的考点和常考题型,供广大考生认真学习。
话说歧义句,其实是病句的一种,但由于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会专门针对歧义句进行考查,所以我们也就针对歧义句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学习。歧义句就是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有关歧义句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停顿歧义。
一.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通常比较多的出现在多音字或一字多义的情况,例如“zhan着吃,特别好吃”,会产生两种理解,“zhan”指的是蘸酱吃还是站着吃。
【例1】我们家的门没锁。(是没有锁上还是没有钥匙开的锁)
【例2】奶奶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却久久地在我心头回响。(是去世还是离开某地)
【例3】这个人很好说话。(是该人容易沟通还是他爱说话)
二.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主要包括省略不当和指代不明。
【例1】“有偿新闻”应当受到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这”指代的是“有偿新闻”还是“有偿新闻受到批评这件事”,指代不明)
【例2】我看见小明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谁的手上,省略不当)
【例3】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开刀”指代不明,指做手术还是执刀医生)
【例4】两个单位的代表都来到了现场。(指代不明,是两个单位各一个代表还是一个单位两个代表)
三.停顿歧义
停顿歧义主要体现在断句上。
【例1】李老师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该句可划分为两种断句:1.李老师知道/这件事不要紧。2.李老师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例2】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
(这句话引起歧义主要是因为,停顿的重点是在“想”还是在“起”,是终于想起床了还是终于回忆起了某事)
【例3】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该句可划分为两种断句:1.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2.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歧义在于此次进攻到底是美国发起的还是伊拉克发起的)
以上就是有关歧义句经常出现的考点。总结一下,歧义句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需要考生提起注意:
1. 注意“数字+名次+形容词”结构;
【例】今天来了三个学校的老师。
2. “和”字出现需注意;
【例】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 注意:代词出现需注意;
【例】“有偿新闻”应当受到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4. 多个人物出现容易指代不明
【例】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高兴的到底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指代不明)
最后,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预祝各位考生马到功成!
相关问答
【在语文句子里,在语文句子里,“ 歧义 ” 是什么意思 请举例子解...[最佳回答]歧义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也就是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
歧义是什么意思 ?是指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义产生的原因,操作顺序或跟什么事物关联后的理解词义不明确,句法不固定,层次不分明,所指的时代或朝代...
什么叫做句子 歧义 ?_作业帮[最佳回答]楼上解释了些什么!见识肤浅.所谓歧异句,是指一个句子会造成多种理解,从而有语病的句子.比如:我要去上课.我是去听课呢,还是教课?这就是歧异,但是,病...
什么是歧义 句举例?歧义句的几种类型:1、切分不一导致的歧义句: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狗2、主语省略导致的歧义句: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我看不...
什么歧义 ?歧义就是歧解,就是想歪了的意思。歧义就是歧解,就是想歪了的意思。
歧义什么 ?是指一个句子产生了多种含义。是指一个句子产生了多种含义。
有点 歧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语言文字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义产生的原因:词义不明确、句法不固定、层次不分明、指代不明,另外使用的语气也会导致...
好有 歧义 啊, 什么意思 ?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产生歧义,歧义产生的原因:词义不明确、句法不固定、层次不分明、指代不明。如: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一说是男人放...
歧义 句到底 是什么意思 ?歧义句不属于病句在高中语文中。高中语文歧义句的类型,主要有由于语音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由于句法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由于语义层面上的原因引起...
分歧和 歧义 的 意思 一样吗?意思不一样。分歧的意思主要是指两个人的意见或想法不一致。而歧义的意思则是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意思不一样。分歧的意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