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中“千夫”到底指什么人?不少人没弄明白
鲁迅被誉为“民族的脊梁”,我们在中小学时代,读了很多先生的作品。然而鲁迅的小说、散文虽然处处都透露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担当,但我们还是很难从直观上理解鲁迅先生作为“民族脊梁”的确切内涵。直到我们读到这么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什么是民族脊梁?这就是民族脊梁。事实上,鲁迅先生的很多诗句都铁骨铮铮,豪情万丈。比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然而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民族脊梁”之名的,还是这首《自嘲》。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五、六两句。然而这两句到底什么意思,不少人却理解错了。其中的“千夫”所指为何,“孺子牛”所指又为何,不少人一直没弄明白?本期笔者就为大家重新解读这篇《自嘲》。
首联,“华盖”二字,不易理解。鲁迅先生有《华盖集》,为何名“华盖”?所谓“华盖”,乃是星座的名称,古代认为,命犯华盖,运势不佳。鲁迅说自己“运交华盖”,看似写自己时运不济,实则是写当时的社会状况败坏,让人不得“翻身”,处处“碰头”。联想到鲁迅另一首诗中所言:“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可见鲁迅此时内心之“彷徨”,心中之“呐喊”。
次联,“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是作者的自画像。与达官贵人、富商显贵相比,先生只是“破帽”一顶,这是当时傲岸的文人的真实写照。要坚持内心的傲岸和正义,就势必无法与时代同流合污,只能落得穷困潦倒。这种困境,就如“漏船载酒”,“酒”寓意心中的理想。然而船在“泛中流”,又是“漏船”,又有几人能够顶得住风雨,敌得过艰难险阻呢?
纵观历史,多少人选择了苟且,选择了同流合污,选择了“妥协”与“投降”。但鲁迅先生不!颈句是历来最为人们所喜爱,但又误解最多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很多人认为这一句中的“千夫指”,是一个动词,说的是鲁迅不惧怕为“千夫所指”。其实这种解法是错的,所谓“千夫”指的是群众,“千夫指”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被群众唾弃的人。鲁迅对这些人“横眉冷对”,铁骨铮铮,巍然屹立。
“俯首甘为孺子牛”,过去我们的理解也是不够全面的。第一层意思大家都理解到了,那就是鲁迅甘为人民做“牛”。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孺子牛”呢?这是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鲁迅在此,也甘愿为了孩子做孺子牛,显示了先生寄希望于民族的未来。同时“孺子”在这里可引申为普通百姓,可见鲁迅先生作为民族的脊梁,恰似那“蜡炬成灰”,让后人站在他的脊梁之上,去实现民族的兴旺。
最后一联,鲁迅先生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如何恶劣。过去我们一直关注这首诗的精神内核,却忽略了诗本身的文学价值。事实上,无论是典故的娴熟运用,还是意境的渲染,这首诗哪怕放到唐诗里也是一首不错的七律。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横眉冷对千夫指中“千夫”指谁?伟人亲自解答,鼓舞人心
提起鲁迅,大家最先想起的应该是他那句经典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短短两句,尽显其文人风骨,不屈信念,以及甘愿为人民大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不过,随着这首诗的广泛传播,人们对这句中的“千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千夫到底是指谁?“敌人”还是“人民”?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风雨飘摇中,以诗自勉
1932年10月5日,北平的聚丰园举行了一场热闹又不失风雅的聚会。
聚会的发起人是当时著名的作家郁达夫,他举办聚会的目的是宴请他的兄长郁华。不过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作陪的几位作家,有著名诗人柳亚子,还有大文豪鲁迅。
席间,大家畅所欲言,相谈甚欢。郁达夫知道鲁迅近来生活很是艰辛,几次被迫搬离住所,呕心沥血创作的很多小说集,也都被打压成了“禁书”。于是,关心道:近来辛苦了。
鲁迅明白他的好意宽慰,就以前一天的刚完成的一幅对联回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郁达夫看到鲁迅还是一副气势昂扬的战斗姿态,很是欣慰。不由得打趣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
“华盖运”取自鲁迅的《华盖集》,就是坏运气。原文中,鲁迅借老一辈口中的迷信之词“华盖运”,来解释自己之所以被打压成这样是运气不好。当然,这是自嘲,并非真的信奉封建之语。
听到郁达夫的调侃,鲁迅仿佛得到了灵感说道: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七日后,原本只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联的小诗,创作完成。风靡中国多年的七律《自嘲》正式问世。
《自嘲》
近现代·鲁迅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正文前,鲁迅特意做了题记,记录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所谓“闲人打油”是鲁迅的自谦之词,称自己的诗是打油诗,而“偷得半联”指的是他受郁达夫启发,创作的“运交华盖欲何求”这半联。
这首诗的前两联很好理解,意思是: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开篇应题,鲁迅自嘲自己的现状不太稳定,就像是交了霉运,生活很不如意,坏事接二连三。
颈联,鲁迅一改颓败之气,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傲世艰难困苦。
最后两句很有趣,他说不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只想关上门,躲进自己的“小楼”,过好自己的日子。
这是鲁迅的自嘲,又不仅仅是自嘲。 在当时反动派的迫害下,鲁迅只能四处迁移,被迫“躲进小城”。
同时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祖国安危,迁都洛阳,直至12月才迁回南京,而鲁迅写下这首诗时,反动派还未迁回。
如今争议最大的,就是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中的“千夫”一词。
“千夫”多解
近来,有不少人将“千夫”解释为了“人民” 。解释的依据是,“千夫”一词最早的来源,《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是“群众”之意。
因此,更多人将“千夫指”理解为了千夫所指的恶人。
但是,解诗还应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
鲁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用过“千夫”一词,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一文中,鲁迅曾写道: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在这里,鲁迅给“千夫”赋予了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
此外,这两句诗之所以特别有名,是因为毛主席曾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引用过: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 ‘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敌人,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短短两句,寓意深刻,即使自身处境艰险,仍不忘写诗自勉,并勉励在场的朋友,这正是鲁迅的风骨和生平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关于鲁迅先生仍有诸多的赞誉以及争议,但毫无疑问,伟大长存。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问答
无疾而终”中“ 千夫指 ”出自何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的两句《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厌恶和对青年朋友的热爱之...
对 千夫指 的下一句是什么_作业帮[最佳回答]俯首甘为孺子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 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最佳回答]席阐发无余,自然远远超越前人.因此《自嘲》有自嘲的部分,并不象上面引的解释认为“自嘲”是曲笔,是“对敌人的讽嘲”.说自己交华盖运,未敢翻身,破帽...
千夫指 为什么要横眉?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是对众人的指责不在乎。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是对众人的指责不在乎。
千夫指 孺子牛的典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是鲁迅先生《自嘲》一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意思是冷眼面对千夫所指,俯下身去心甘情愿为人民当牛做马,但“孺子牛”不是...
横眉冷对 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先生所云千夫指究竟是什么意思?最近有了新的感悟?我们没有必要把一首自嘲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理解 - 天气加[回答]“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其中,“横眉”是指怒目而视;而“千夫指”意为众人都指责的人。这一句主要出自鲁迅《自嘲》诗:“横眉...
纵使 千夫指 ,转身望君笑?什么意思啊?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广阔、品德高尚,纵然因为误会而被很多人责骂,他却对骂他的人报以真诚的微笑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广阔、品德高尚,纵然因为误会而被很多人责骂,他...
冷眉横指 千夫指 什么意思?冷眉横指千夫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某人的威严和威力,能够使千百人屈服和顺从。其中的“冷眉”表示冷酷无情的眼神和表情,“横指”表示威胁和指挥的姿态,“...
横目冷对 千夫指 的意思?“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其中,“横眉”是指怒目而视;而“千夫指”意为众人都指责的人。这一句主要出自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