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起名 正文

简体 书法创作,为什么不能写简体?

书法创作,为什么不能写简体?

在现代汉语的简化字时代

书法创作必然要遇到

简化字问题

然而,书法创作用繁体字

是书法界普遍赞同的观点

“识繁用繁”

也成为了很多书法人

甚至学者的强烈呼声

简化字由来已久

现代汉语的简化字

绝大部分是继承了

从先秦一直到明清的简体字

根据姚菲

《<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研究》

一文的研究

《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一共有两类:

第一类,继承而来的简化字

共有295个

第二类,新造字

这一类简化字

古籍文献中没有收录

多为现代新造形声字

少数为会意字

古代的经典碑帖和典籍中

有大量的简化字

且往往自有渊源

分为以下几类

1、来自古字的简化字

这一类简化字直接沿用了

笔画较少的古字

例如

“礼”,今为“禮”的简化字

实际上,“礼”是古文

与“禮”是异体字关系

《说文》中明确记载

“禮”是正体,“礼”是古文

“礼”是楷化写法

《颜真卿书干禄字书》明确记载:

“禮礼并正”

这说明,在唐代

“礼”与“禮”都是正字了

依次出自《衡方碑》、王羲之、

《爨宝子碑》、虞世南、柳公权、董其昌

“弃”,今为“棄”的简化字

“弃”是古文

与“棄”是异体字关系

依次出自《郭店楚简》、米芾、董其昌

“向”字,今为“嚮”的简化字

古时两个字已经混用

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

甲骨文、铭文和《说文》都是简写

“号”字,今为“號”的简化字

《段注》:“凡啼號字,古作号”

可见古代存在大量

写作简化字“号”的现象

依次出自《苏孝慈墓志》、国诠《善见律》

褚遂良和颜真卿《多宝塔》

2、来自俗字的简化字

简化字有很大部分

直接继承了古代俗字

古代经典碑帖中

有很多来自俗字的简化字

例如

“乱”,今为“亂”的简化字

《颜真卿书干禄字书》中

明确标记“乱”是“亂”的俗字

依次出自魏碑、欧阳询、唐人和米芾

“万字,今为“萬”的简化字

《玉篇·方部》

“万,俗萬字。十千也”

依次出自《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

柳公权、褚遂良

3、来自草书的简化字

自民国以来

不少学者推崇

从草书尤其章草中

继承简化字

章太炎、钱玄同提出的

把章草作为简化字的观点

被建国以后的简化字方案采纳

例如

“頭”、“學”、“實”、“長”、“书”、

“専”、“東”、“為”、“称”等

都是由经典草书写法简化而来

4、来自假借字的简化字

建国以后的简化字

有些直接继承

古代笔画较少的假借字

例如

“洒”,今为“灑”的简化字

“洒”字的读音是“洗”(xǐ)

而不是sǎ

《段注》云:

“洒灑本殊义而双声,故相假借”

即后来“洒”被假借为“灑”(sǎ)

而“洗”(xǐ)反而不用了

古代书法家常常“洒”“灑”混用

米芾、蔡襄的写法

“尔”,今为“爾”的简化字

《段注》云“尔”字:

“后世多以爾字为之”

古代法帖中

常见到简化字“尔”字

依次出自颜真卿《祭侄稿》

陆柬之《文赋》和赵孟頫《洛神赋》

5、来自通假字的简化字

例如

“才”与“纔”字

今为繁简字关系

古为通假字关系

《说文》云:

“才,草木之初也

《段注》:“才,引申为凡始之称”

借作“纔”

依次出自米芾《蜀素帖》赵孟頫《千字文》

鲜于枢《醉时歌》王铎《临圣教序》

“舍”与“捨

今为繁简字关系

古为通假字关系

古代典籍中

常常假借“舍”为“捨”

米芾《蜀素帖》中的“舍”“捨”

那么

在简化字时代

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

应如何应对简化字?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校训碑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是于1997年夏时

由时年85岁的启功先生

亲自拟定内容并精心写就

校训碑镌刻的不是繁体字

而是几个疏朗清晰的简化字

简化字入书恰恰是

启功先生书法的一大时代特色

启功 行楷书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1997年

按照固有的思维

书法作品采用繁体字

似乎已是理所应当的

如某书家用简化字来写作品

可能会被诟病

文化素养不高、不够专业

然而

启功先生似乎并不排斥这条

“非专业”的创作路

在他的存世作品中

有大量简化字作品

启功 行楷书毕业寄语 1987年

启功先生认为

汉字的简化是符合

“宜写宜识”这一文字发展规律

因此

用简化字进行书法创作

可以说是从顺应文字发展规律

和具体识读需要的角度做出的选择

启功 行书毛主席诗 1975年

1956年1月31日

国务院在《人民日报》

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

规定在全国印刷及书写的文件上

一律停用繁体字

通用简化字

虽然政策中

不限制书法艺术的用字

但启功先生却及时调整

进行了简化字书法创作的实践

对此,启功先生说

“有人曾问我:有些‘书法家’不爱写‘简化字’,你却肯用简化字去题书签、写牌匾,原因何在?我的回答很简单: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简化字是国务院颁发的法令,我来应用它、遵守它而已。它的点画笔法,都是现成的,不待新的创造,它的偏旁拼配,只要找到和它相类的字,研究它们近似部分的安排办法,也就行了。”

启功 楷书中国印刷博物馆建馆纪念碑碑文 1996年

启功先生还指出

“在书法方面,点划形式和写法上,简体和繁体并没有两样;在结字上,聚散疏密的道理,简体和繁体也没有两样,只如穿衣服,各有单、夹之分,盖楼房略有十层、三层之分而已。”

启功 楷书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志

启功先生还说

“我自己给人写字时有个原则,凡作装饰用的书法作品,不但可以写繁体字,即使写甲骨文、金文,等于画个图案,并不见得便算‘有违功令’,若属正式的文件、教材,或广泛的宣传品,不但应该用规范字,也不宜应简的不简。”

启功先生的简化字作品

与其内容题材有重要关系

为学校、单位的题名题词

为书名、报头题签

书写纪念碑文等

大部分使用简化字

有时还同时书写繁简两种

以供对方在不同场合选用

有人可能会认为

这些题字只是启功先生

出于实用目的而进行的书写

不应归入书法作品

但我们在面对这些精彩的题字时

谁又能说它们不是书法作品?

启功 楷书四川省简阳中学 1996年

简化字是我们特殊时代背景下

顺应实际需要的产物

启功先生身体力行地

在公众场合要率先书写简化字

实践简化字书法创作

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

对普及书写审美、弘扬书法艺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书法创作对待简化字的态度

有学者提出以下三个解决思路

第一,公众场合要提倡写规范汉字。 写规范汉字是国家的文字政策,宣传与普及规范汉字、促进规范汉字建设,是书法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第二,书法艺术创作可以写简化字,但是,要用文字学知识去甄别这些简化字,而不是被动抄写。 要尊重版本,尊重原典,尽量反映文献的“真实性”与“生动性”。

第三,书法艺术创作要将字体、书风与所写内容相结合。 字体演变和文体演变都有历时性原则,书写春秋战国以前的内容,以古体字、古字为上,用宋元俗字书写便显得不太相称;抄写小说片段,要求用篆书、正字书写实无必要;书写新时代的内容,用简化字书写便显得具有亲切感和温度感。字体、书风与书写内容等三者协调统一,是书法艺术达到高水准的一个基本前提。

书法到底能不能写简化字?

书法写简化字就是没文化吗?

书法写简化字不符合规矩吗?

留言见!

到底是简体字好还是繁体字好?为何中国要舍弃繁体字改用简体字?

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也是唯一一个还在大规模通用的象形文字。这当然是因为祖先的伟大创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文字系统的传承自然有着优越的一面。千百年后的我们依旧能够无障碍的学习当年古人的文化,体会他们的心境。

然而,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汉字还是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可以说,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繁互补是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

今天我们知道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它的笔画最为简单,但总量过少,因此到了商周时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许多字来,秦的小篆比六国文字繁复,而之后的隶变更是比今天的简化字更为彻底,也开创了汉字与偏旁形体不一的先河。

但是,至少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因为繁体字被简体字取代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事实上,舍弃繁体字一直是知识分子们嘲讽的重点。他们认为:繁体字才是中国文字在进化过程中自然演变出来的。而简体字则是无理由的简化,很多不同的字被合并,有些代表不同含义的字也被粗暴的合并在了一起。这样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损失了文化的底蕴。

然而,作为一种工具,汉字不仅仅是在传承文化,它还承担着沟通,记录的作用。

事实上,古代社会中,汉字是一种统治阶级的特权。想要读书识字是需要付出功夫和时间的,作为劳苦大众,农民很少有识字的,甚至,有很多工匠和士兵都是目不识丁的。文字在这个时候是士大夫阶层用来教化百姓的工具。识文断字,在当时就意味着高人一等。

但很显然,“孔乙己“这一类人所显摆的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对于社会进步并没有积极作用。最多只能让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臭显摆而已。

而进入近代以后,国运衰落,为了振兴中华我们就不能放任这种现象。汉字必须要规范化,而且,要尽可能让更加多的人学习。为了这个需要,简体字当然远比繁体字更加适用。繁体字复杂,且同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所以,非常不利于推广。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写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第38页)。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范围内的汉字的简化运动从民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民国政府效率不足,并且,他们的政策并不能传达到各地,即使传达到各地政府,政府依旧没有能力执行。所以,现在台湾人所鼓吹的“中华正朔”从根本上来说只能体现民国政府的无能。

汉字的简化工作实际上是一再被搁置的。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现象才得到了改善。

广义上的简化字通常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俗体字与异体字。狭义上的简化字通常指中华民国时期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

五六十年代,中国各地都开办了扫盲班,他们相继推出了两版简体汉字,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则是在二简的基础推广使用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全中国超过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而且,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对他们来说,简体字才是更加容易接受的文字。

如果,教给他们繁体字,那么,恐怕直到今天大部分人还都是文盲。甚至,直到21世纪初年,国家还是坚定不移的推广“两基“政策。

汉字简化的过程当然并不轻松,事实上,还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汉字的简化也不例外。

汉字简化的工程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1909年著名的文人陆费逵首倡汉字简化,后来,他又发表了《整理汉字的意见》的论文。他的意见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赞同,钱玄同、胡适等人在其后推波助澜,但是,终究还是没能将汉字简化的工作推行下去。

虽然民国时期简体字尚未推行,但是,胡适对简体字的评价非常高。因为,汉字的简化工作并不是由大学者进行的。事实上,在民间早就有简体字的出行,百姓为了日常交流记录方便,在写字的时候通常会省略很多笔画。久而久之,这种简略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认识。

后来的知识分子主要是在民间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并且,他们还参考了各种写法,将大部分常用的汉字进行了简化。可以说,规范汉字中的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以及在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人民自己创造的一些形声字(如:战、护、宪)、会意字(如:愿、衅、撑)、特征字(如:飞、奋、夺)。

不过,在中国境内还是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在使用繁体字。

港、澳、台三地因为历史缘故,直到今天仍旧使用着繁体字。然而,这种因为历史而造成无奈并不能成为繁体字优越的证据。一个能让几亿中国人轻松掌握的汉字和一个复杂晦涩的需要大量练习还无法掌握的精英文字,试问,我们应该选择那一种?

参考资料:

『《简体字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产”》、《汉字的简化方案》』

相关问答

简体 形有哪些呢?有点分不清_沪江网校知识库

~简体形是相对敬体ます形而言的。以动词【食べる】为例,食べる、食べた、食べない、食べなかった、食べている、食べていない、食べていた、食べ...

简体 是什么意思?

简体大多都是说的在文字改革之后的现代的文字当中,用最简化的手段把繁琐的文字改变成现在的容易书写,而且笔画相对更少一些的字体被称之为是简体字,当然其他的...

一般的 简体 形式和正规的简体形式是啥?_沪江网校知识库

请问同学指的一般的简体形式和正规的简体形式在课件的什么地方呢?助教这边去确认一下哈麻烦啦~希望以上解答可以帮到同学,若对助助的回复有疑问,...

简体 中文什么意思?

指由楷体字简化的汉字字体。汉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繁复以趋于简约,这是总的一种趋势。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简体是正楷书的简化...

简体 与繁体?

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他是一个由繁到简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也符合汉字现代化与新时的正确方向,更是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中国汉字之繁体与汉字简体,他们...

什么叫 简体 姓名?

所谓简体姓名,就是与新华字典一致的简化字,是从繁体字演变成现在的字,称为简化字,用简化字起的姓名,称简体姓名。但是,姓名要与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不能多...

简体 和繁体都有什么区别?

1、字形差异,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汉字字形本身存在着明显差异。2、词汇的差异,例如简体中文中多用的“圆珠笔”,在繁体中文中称“原子笔”。3、存在时间的差异...

简体中文 英文怎么写? - 懂得

simplifiedChinese,简化中文,简体汉字。simplified英['sɪmplɪfaɪd]美['sɪmplɪfaɪd]v.使(某事物)简单[简明],简化(simpli...

繁体书和 简体 书的区别?

简体和繁体,横版和竖版,便宜和贵点。繁体版的都是香港或台湾地区的,而简体都是大陆的,不过市面上的繁体版大多是台湾地区,台湾日本物价高,自然书什么都贵。香...

简体 中文怎么写繁体?

简体中文的繁体是《簡體中文》简体中文的繁体是《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