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测名打分 正文

真髓 丁甘仁《脉学辑要》真髓

丁甘仁《脉学辑要》真髓

丁甘仁《脉学辑要》真髓

丁甘仁一生首创中医学校,兴办医学善会,乐育英才,造福人民。为纪念丁甘仁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其著作《脉学辑要》之精华撰写纪念。

切脉之道 首要寸口 师曰:“百脉会于寸口,如江河之潮终于海。”寸口之脉能知三因之百病,三部九候及二十七脉均可探究疾病之深浅、吉凶,甚至生命之夭寿。因寸口为脉之要会,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居本节后“太渊”,外屈于寸口而行“经渠”,上走入腋下,络肺,是乃经脉走入四脏。肺居胸中,主气,乃宗气积聚、升降出入之所,五脏之气皆属肺,肺朝百脉。肺司呼吸而贯通心脉,气之推行则血行不息;肺亦主内脏气血之功能,灌注于脉道。

因此,寸口之脉,可测知人体健康与疾病的信息。先生之说:“诚不谬也。” 脏腑分配 按证取经论脏腑与寸口脉之对应,《内经》以左寸为心、膻中;左关为肝、胆;左尺为肾、腹中;右寸为肺、胸中;右关为脾、胃;右尺为肾、腹中。 汇以叔和、濒湖、景岳诸家之说,而以濒湖为准。然先生综述诸家各有其理,当按证取经,此辨脉之法。

邪正八要 识脉机奥 “辑要”说能穷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之奥,便知表里、寒热、盛衰、邪正八要之名。

八脉为诸脉之纲领,八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浮为表,沉为里;迟为寒,数为热;虚为气血不实,实为气血不虚;大则病进,缓则正复。八脉之大要,乃辨病之寒热、体之盛衰、肌表脏里、邪正形势,此医者不可不知。

二十七脉 

辨析精详

“浮”属阳脉,主风寒,表病居多。

“沉”属阴脉,主寒、虚、里,其病在脏,阴寒者居多。

“迟”为阴脉,主寒、虚,多脏病及沉痼之疾,其法可用温补。

“数”为阳脉,主热、主腑。“滑”为阳脉,主痰滞证。“涩”为阴脉,阴血精少,损者居多。

“虚”为阴脉,正气衰弱之候,多为血虚劳热、怔忡惊悸之证,治以养营益气。

“实”为阳脉,元气充实之象,主病为邪气实,见于为郁发狂、阳毒等证,法以通阳发汗。

“长”为阳脉,气有余而多血。

《内经》曰:“长则气治”,为平脉,长而兼他脉为有病。“短”属阴脉,主气滞血凝。

“洪”为阳脉,热病居多。

“微”为阴脉,为久虚血弱之病,男子劳损,女子崩漏。

“紧”为阳脉,主阴、寒、痛,为风邪搏结。

“缓”属阴脉,主营虚、风、湿、脾虚等,可见于平人,即为胃气,是常脉。

“芤”为阳中阴脉,主失血、血脱。

“弦”为阳中阴脉,为木盛之病,主饮证、疟证、肝经之病。“革”属阴脉,主外病内虚。

“牢”为阴中阳脉,主实邪内闭。

“濡”为阴脉,主血虚气弱。

“弱”为阴脉,为精气不足、阴虚阳衰、脾胃虚弱之候,治以益气调营、温阳壮火法。

“细”属阴脉,主诸虚劳损,七情内伤。

“散”为阴脉,为气血耗散之象。

“伏”为阴脉,为外阴内伤、关格闭塞不通之候,主新邪内闭。

“动”为阳脉,多为惊悸恐怖。“

促”为阳脉,主邪气内陷、阳盛之病。

“结”为阴脉,主气血内结、七情郁结、痰食停滞、癥瘕积聚等证。

“代”为阴脉,为气血衰败之象、脏气匮乏之候。 继承发扬 启迪后学 《脉学辑要》上溯《内经》《难经》,下及各家诸论,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兼收各家之长,提挈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部总纲,爰述二十七脉体状、主病、类相、对举,复将各脉按左右寸、关、尺九部缕晰论证,参纳费氏珍藏蒋趾真先生之秘传脉诀,编成《脉学辑要》一书,订为教本,授予弟子。

其内容辨析精详,揭示千古脉理之秘,诚乃稀世脉诊典本。此乃甘仁先生勤学深研、启迪后学之功矣。

济万夫子承其所传,深悟其术。曾有一患者气息全无,唯趺阳脉按之有力,遂投方而复生。笔者有幸得其传授,忆及往事,于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曾诊治一男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趺阳脉隐隐可触,重按之,其睑下承泣、四白等部搏搏跳动,知阳明脉盛,以验胃气未亡,继进汤药果愈。此例实得自丁师教诲。

甘仁先生一生为中医事业培养后继人才,辛勤耕耘,不愧为近代医学和教育史的开拓者、奠基者。 方宝华 1985年4月

形意、太极、大成拳之拳技真髓(一语道破)

形意拳有三层功夫: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练精化气即以工顺之明劲练外形,以“易骨”,使形体上搏人之元本一一精(精力、生机,机能、内精等)上升为更为灵透的“气”。第二步功夫练气化神,即由形体之搏人之本、灵透之气而内达于神;即由形而达于意,外形之搏人动作变成意中搏人,使形意(神气)归一。形神归一功夫无须象第一步“易骨”以练搏人之本那样发刚劲之“明劲儿”,它只须着意于神经,意念对筋肉活动的支配,由内到外,落意成形。故只须发"暗劲”活络筋肉(易筋),使意-形的变换高度灵敏。这样,形意合一后就能意到形至(所谓“意到气到力到”),此时变化在心,心快则手快。所以为求得变化就要进一步着重于精神锻炼(即“化劲”阶段,以练神为主,拳上谓之“练神还虚”)。神是动作的出源,即人之精神意念。人之活动莫不支配于神经大脑,只有经过对神的不断刺激和操练,才能逐步使动作成为本能反应,达到“不假思索、不烦拟议,不期然而然”的程度。然后方可称“虚”,即发拳自我莫测,全出于无心和不觉,“形无形,意无意”。

太极拳亦讲“形、气、神”三步功夫。

太极拳一开始即入松柔入于,以训练中枢神经对肢体支配的灵敏度,使内外高度合一。可以说是先练“易筋”功夫,提高筋肉与意念之连络能力。在松柔中着意体会意念与肢体活动之间的谐调,使意到动作即到。它的“坐桩走架”、“落点刚发”要求以及专门的站桩、单势发力甚至抖大杆子可谓是其“易骨”功夫。经过长期的操练使形神归一后,才进一步研究“神化”功夫。在行功走架中加上“腾挪闪展”的心法,使气势和招势贵有腾挪和闪展。手快终不如意快,既然已能够意到手到,那么进一步当然应该练意。只有将意练得无可捉摸,则由意支配之外形动作才能达到无可捉摸的境地。此是太极的“练神还虚”。形意和太极最后都是要练神而达到神妙莫测的地步,故世称“神拳”。集诸家之大成的近代大成拳,也讲“术、意、大成”三步功夫。

即先学练各种“术”,属于法,搏人基本,有效之法。法成意就,有意即有法,意之所至法已至则上升为“意”的阶段。最后练有意而达于无意,应敌动作纯为本能反应,“不期而至”即为“大成”。形意、太极、大成拳皆为中华武技中之佼佼者,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神化”境界,使发拳自我莫测。历史上早已有极多的前人达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最后都注重“神”的训练,练神还虚而达于无意,致使心中空空洞洞,非有千万法而又有感皆应,于不觉之中克敌制胜,化险为夷。 拳击也好,泰拳也好,以易学实用为本的擒拿格斗也好,虽易见成效,但大概其不能称为神拳,就在于其“以形为本”又“以形为终”,欠于“练神”这步功夫。拳术之成就于形、意的高度归一,是古今中外大多数拳种的最终标志。 发力已非常顺达,意念已非常灵活,招法已达到十分巩固的掌握,然而“神拳”的称号,只有少数优秀拳种才能担当。在这一点上,先人们已用他们的神妙拳技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被称为“神拳李老农”的形意大师李洛能,可以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本能地用后背将偷袭者弹出文外;太极拳一代宗师“神拳杨无敌”杨露禅也是能以手掌拍打突袭之来拳而将其人打跌出去,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对敌时已达到“纵横自在,有感皆应”的妙境,观其意,似乎闭目亦可与人搏。这些作拳表现是先人“神拳”的高级境界,已向人们说明了拳技存在着最终神妙的终结。由是观之,无论操何科武技,如想彻底练成,都应以达到“发拳自我莫测”为终极。如此方可谓“拳艺上身”。拳技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拳我合一;形神两忘”。 自我练成一部发拳机器,触之即发。它的操练过程就是那些优秀拳种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的过程。先操练肢体和技术方法,培本筑基,以获得真正的素质和科学的技术(科学性需要实践的检验,如推手、对接等)。然后进一步求神经对动作支配的灵敏性,使形意合一。此时要轻劲操练,练筋肉之活络,着重体会意念的支配作用。意到手法即到,使意念活动与胶体动作高度合一。合一之后就必须求“神化”,假以“神运”;求意念之闪动,内气之冲撞,肢体之不意而发。我们通常在突受惊吓时的哆嗦和惊叫是何等快呢?真是“无形无意”,“不意而发”。(这是触动了“真神真意”)。形意合一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假借“神运”功夫练此真神真意,使每招每势,周身处处都能不意而发,还其本能。这步功夫虽是着意练神,但不能使外形动作退化。大成拳早期称“意拳”,以强调注重对意感的体认和操练。但由于有的人因过分重意而忽略了外形肢体,最后致使肢体动作赶不上精神意念,二者乖离而未能学有所成,所以后改名为大成拳。练神不忘肢体,形神神形,多次反复才能巩固。在神意练到了家,肢体动作已能极灵敏地随意所至之后,只要受到拳术意义上的刺激,使自卫和发招之“真意”受到启动,内气马上就能在经络上产生冲撞,使肢体猝然发出凶猛的不意反应。 此时类似受惊时的哆嗦和惊叫已被极简捷有效的进击动作所代替,于不觉之中,使敌受到重创。即促在睡梦中,有人不慎启动其萌动真意的机关,彼亦会闪电般发手。八卦掌之始祖董海川公不是曾在睡梦中将前去照看的弟子打跌出去吗?很多高手不敢随便与人推手论功。忧虑不意伤人也就是这个道理。极灵敏、周身象电一样,是练神的结果。操练神意使拳术达到高度的空灵才是武技的最后归结。如何才能练神以达到“还虚”的“真意”阶段呢?主要是最后在松静中借以想象,前人谓之“神运”。 平常我们的真意被世间繁杂的事务和意念所冲淡,但如果你想象独自流落荒岛或关闭在洞穴中,在惨静的环境下马上能体会到真意和真气的频频萌动(近来有所谓“神电气功”问世。恐怕即是走了类似捷径),“极静”产生“极动”。真意真气人人都有,只是要通过松静,排除任何肢体上和外界对神意的干扰才能逐步对其加以体会、操练和培养。功夫高妙者最后喜于在更深人静、在野地甚至坟地里练其神技是有奥妙的。如形意巨子郭云深喜于坟地;八极圣手“神枪李书文”喜于野地。优秀拳种最后也都要求高度的入静。能入静还要借以想象,“即在“极静”中以闪动的意念触发“极动”与人对拳,神意一动,即把自已练之纯熟的科学有效的招法闪电般发击,致敌以重创,“假借无穷意”。这步功夫做得好坏,除需理清路明之外,就要看习练者的“天份”,如对拳的悟解、智慧、联想力;神经与肢体的灵敏度等。但勤能补拙,习练者只要不断巧练,一定会成功。过去也有很多语性稍逊的习武者最终靠努力而成为贤达妙手。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相关问答

真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真是上下结构的字,偏旁是:十有关词语:真信[zhēnxìn]犹真诚。亦真亦幻[yìzhēnyìhuàn]形容真假难辨,难以理清思绪。真髓[zhēnsuǐ]真...

迤俪复迤俪,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 真髓 ...

[最佳回答]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1)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味、赏鉴,用大脑去思辨.(重点是动词有三个即可.)(2)表面上是观察山中之景,实际上是思索人生的哲理,...

迤俪复迤俪,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 真髓 ...

[最佳回答]本文题为“读山”,实际上作者着重读出了“山”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②名为“读山”实际上是在读人,本文读出了哪些人格特质?巉岩、山林、虫鸟②坚韧不...

茎髓是什么?

髓一般是由成熟组织中薄壁组织中的贮藏组织组成,或夹杂一些成熟组织中的机械组织中的厚壁组织中的石细胞(如樟树),前者单纯起贮藏作用,其细胞中常贮藏有淀粉...

裸其奥义,隐其 真髓 ,于大地之上。】作业帮

[最佳回答]1.(1)巉岩、山林、虫鸟;(2)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直面人生、生命顽强等。(意对即可)2.①山所体现的人生态度。②山所隐喻的人生哲理。(意对即可)...

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 真髓 ,于大地之上_作业帮

[最佳回答]答案:解析:1.性格特征:饱经风霜、威武不屈、和蔼温顺、耐得孤寂、宽宏大度。2.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出巉岩坚毅伟岸的形象,用以象征...

书法只学一个字帖,能不能弄懂书法?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它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以笔为创作工具,是一门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书法的好处非常多,比如能在简练的线条造型中,表达人类丰富...比...

把剑道当体育练和当武术练的区别?

1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前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

历史奇书《山海经》载钟山之神烛阴,其为物,注家为何称谓“神”?

正解…烛阴,必须遵照经文,将其视为青铜器物,方乃正意!中华汉字,博大精神,认真理解经文真髓,须遵汉字本义!《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日:烛阴...中华汉...

【精髓、怠慢、恍惚、攒聚、玲珑剔透】作业帮

[回答]精髓: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精髓出自中医学说.怠慢:1、怠惰荒疏.2,待客态度冷淡而考虑不周.怠,轻慢;慢,态度冷淡.恍惚:1模糊不清楚2精神不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