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用笔八法,全在这里了
点画是构成字形结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点画在用笔的书写方法上,小楷与大楷并无多大的区别,但事实上小楷比大字要细微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大楷基础,就很难体味到小楷用笔的精到和细微之处。小楷的点画在形态上是很富有变化的,相传钟繇小楷,点画各异,右军作字书,万字不同。为了便于初学者切实扼要的掌握此法,我们试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作一些介绍。
一、点法
点在笔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若一点失所,则如美人之眇一目,势必就会破坏字形的结构美,况其它七法,发笔时皆从点起,点失势则画易失误,此最关紧要,小楷作点,以露锋居多,这又是小楷用笔的特点。
作点之法,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磕磕然是形容石头互相碰击的声音,言其势重,不是指下笔时实用力,凡作露锋之点,当于空中作逆势,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落笔后即迅速将笔毫铺开,此即王羲之所说“每作一点,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也”。不可采用兜圈子的办法去填满笔形。
作点时笔力要深入,即收笔时用腕法轻提笔锋,然后借势向下顿挫一二下,再反揭收之,收笔的动作要快,这样水墨便能深入点内,力透纸背,《禁经》所谓点如利钻镂金是也。喻其有深入沉着之意。
二、横画
横画又称为勒,所谓勒有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电动机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顾,逆势涩进,《禁经》所谓“画如长锥之界石”喻其不可太光滑浮薄之意。
凡写长画,当于不平中求平,使其画势上平而下呈拱状,就象一只覆舟之样,切忌上平下亦平,则板刻之弊立见,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勒常患平”即是此意。
横画又要贵于变化,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凡平画忌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所谓不见横画即是指无平行齐头,板刻凝滞之笔。
三、竖画
凡写竖画,当于曲势中求挺拔,则见笔力。古人称竖画为努法,努有用力之意。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这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力度的曲线之美,或向、或背、或背中有向,或向中有背,或势直而局部曲,最不可板滞,故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努过直则力败。”就是这个意思。
四、长撇
长撇,古人称之谓掠。冯班《钝吟书要》中说:“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柳宗元《八法颂》说:”掠左出而锋轻。“如是则一笔之中有轻重粗细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由于收笔时势微曲而末锋飞起,故有回顾之势,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极其生动地形容掠法的笔调。
五、短撇
古人谓之啄法,啄者,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速捷、爽利、明快。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六、挑法
挑法,古人称之谓“策法”,策者,鞭策之意,以鞭子策物,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书法三昧》中说:“策法,仰笔厲锋,轻抬而进,有如鞭策之势。”所谓即侧行貌,喻作挑时当带侧势。柳宗元《八法颂》中说:“策仰收而暗揭。”暗揭就是空中作收势,由于写挑法时侧锋点入,锋尖上仰,已带偏侧之势,运笔时当边走边顿挫,边挫边提,至收笔时,锋已收归画中,故行笔不宜太快,快则势必形成偏锋浮薄之弊,正如《雪庵八法》中所说:“策始作者,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迟留才能有时间将锋调正。
七、捺法
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八、钩法
钩法,古人谓之趯法,有跳跃之意,陈思《八法详说》中说:“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所谓蹲锋,即出钩之前先向下作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一样,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佇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出钩时要力送到笔尖,钩要饱满,不可虚尖怯露。
怎么写好小楷?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文/一者
小楷,虽属于楷书范畴,严格讲是一种独立的书体,小楷固然是楷书之小体,但并非是楷书的缩小体,其点画、结构、韵致有自己的特色。小楷具有极高欣赏和实用价值,历代科举考试写经、抄书、碑文题诗,甚至尺牍等都用小楷,故世用极博。
清代钱泳《书学》:
余尝论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书画虽小道,其理则一。
钟繇 小楷 《宣示表》
历代书家基本都精于小楷。在诸书体之中,小楷最见功力,亦最易暴露弊病,用笔稍有不当则疵瘕盈目。故写小楷心环境很重要,必静,明窗净几,胸无恙疑,神闲意定然后为之。
极简小楷史
小楷发端于汉末,在魏晋时期发展成熟,早期的小楷名家有三国钟繇,《宣示》《力命》《季直》三表古雅质朴,微杂隶意,点画富有异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帖》楷圆融嬲逸,平和简静,意态极高畅绝千古。唐代著名书家们注重楷书,对小楷较少留意,传世的名作也少,恰恰是非名家书的《灵飞经》(传钟绍京作)成为小楷经典,唐人写经中也不乏精美的小楷。唐以前卓有成就的小楷书家有钟繇,唐代以后取得成就的书家有赵孟頫、倪瓒、宋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
明王宠 小楷 《小楷五言诗扇面》
赵孟頫是一位传统的复古者,他的书法传统基础深厚,他的小楷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赵孟頫遗存的小楷精品易懂易学。元代倪瓒是位书画大家,他的书法成就不亚于他的画,倪瓒小楷提按夸张,以笔画取势,在笔画行进中调整字体结构,形成个性鲜明的结字特征。文徵明小楷笔致轻灵,注重意境。明代王宠小楷卓有成就,他的小楷书最大特色是字体结构疏朗。笔画的转折、搭接处处理成分离状态,形成一种短促的节奏,形成整体结构疏朗、开放的特点。清代傅山小楷也是可圈可点,他的小楷上追钟王,朴实古拙。
小楷书写
由于字体大小的限制,写小楷不可能处于尽情挥洒的状态,必须气静娴雅、沉着,用笔要精到。王羲之《笔势论》中说:
“初学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古人总结是非常有道理的,写小楷就应该做到“缓”,思想集中、精神贯注,不可有一丝杂念,全身心倾注笔端。蒋衡《拙存堂题跋》同样强调:
作小楷必先精神凝注,于法度森严中纵横奇宕,所谓端庄杂流丽也。若信笔为之,肥则俗,瘦则枯,虽形模具备,而神气全无。其去晋、唐人意法,奚翅千里!
作小楷要全神贯注,不可有丝亳杂念。控制书写速度,“缓”是一种速度也是一种境界,快则墨不入纸,慢则无力,做到力透纸背还要掌握好速度。
写小楷运笔速度是关键,速度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度、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太缓则无力,过疾则伤形,太忙则失势,过速笔即直过,墨不入纸,意思浅薄。明▪倪苏门《书法论》中说:“轻重徐疾四法之中,惟以徐为要,徐者,缓也,即留得笔住也,此法一熟,则诸法方可运用。切忌字小而忙行笔势,犯急躁草率,信笔疾书之病。”
写小楷如何用力?清代蒋衡《拙存堂题跋》可为我们指点迷津:
有就余求讲执笔者,为畅厥宗旨:使悬笔中锋,臂指如铁石,尽一身之力作蝇头小楷,所谓芥子纳山河大地。非好为神奇,亦欲存竹简、漆书之意于万一云耳。
写小楷主要用指和腕力,以腕虚着桌面,做到使转灵活。小楷字微小,要控制一个幅度,提、按、顿、挑笔,用笔开拓,外紧内松,点画浑厚质朴,体现节奏有序感,做到笔笔到位,点画精致空灵之致。
作小楷用笔是重中之重,王澍《论书剩语》中说:
作蝇头细书,须令笔势纡余跌宕,有寻丈之势乃隹。
作小字当以腕运,笔笔要分得清,笔笔要合得浑,笔笔要断而后起,笔笔要送到,笔断而意连,笔曲而势直,笔虽短而意欲长,乃能纤余跌宕。
小楷易宽不易瘦,苏轼《论书》说:
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钟繇小楷单字
楷书大字贵结密,小字贵宽绰,能宽绰则字清晰,给人以一种小中见大之艺术感受。怎样写才能宽绰呢?凡方框结构的字的横画与竖画可以点代替,使其不与两直或两横相粘接,这样增加方框结构中之空素地,达到密中有疏的效果。锺繇最善此法,黄道周、王宠等亦喜用之。小楷字小,画虽短促,当尽展其笔势,点画舒展,结构自然开朗,张长史谓:
“小字展令大,尽笔势为之也,大字蹙令小,遏锋藏势,使间架有余也。”
总观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帖》及锺绍京《灵飞经》小楷,雍容宽绰,散朗多姿,分行布白映带匀美,皆能得其真态。凡点画搭接处,可用尖接法,笔势开拓,外紧内松,结构自然消散疏朗,游刃有余。
王献之 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宋拓 张廷济藏
文徵明也极推崇字体的宽绰,他在《停云馆帖》说:
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
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除用上法之外,关键又在于用笔与结字。用笔干净精到,结字匀称熨贴,自然明整开阔。
小楷用笔,无论肥瘦,都应以骨力为尚,未正骨骼,先尚态度,不知中锋,辄讲肥瘠,这是一种舍本图末的方法。唐太宗《指意》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夫书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无态度耳;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毫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
气韵、神韵是小楷深层次的追求,我们在欣赏小楷书法时,总是觉得它静谧、文气,透露出一种安逸平和之气。
王澍《论书剩语》
董宗伯云: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萧散古淡为贵,游刃有余地,此作小楷秘诀,刻秦汉小印秘诀。
字体虽微,能见一方天地,小中见大。把小楷写得气韵萧散,古淡、空灵是高境界,最终小楷写的就是一种文人气。
相关问答
小楷 指多大的字?这个没有确切的界定。一般小于1.5cm的属于小楷,如灵飞经,道德经,洛神十三行,乐毅论等,有的如阴符经则小5-6mm,文征明的小楷也大多如此。中楷1.5-3cm,最典...
在书法中,大楷、中楷和 小楷的 区别有哪些?小楷、中楷、大楷几种楷书是按照字的大小来界定的。一、小楷。从古人墨迹来看,小楷基本是长度在1.5厘米以下的楷书。如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本人请问初学 小楷 需要做哪些准备(本人完全没有书法基础,希望可以讲的详细一点,谢谢)?完全没有书法方面的基础,想学习小楷,应该如何准备?首先,在认识方面需要作一个调整,学习小楷并不是一开始就从小楷入手,而是需要先从大楷入手;其次,从大...二、...
按确定提示“以 小楷 填写“什么 意思 ? - xxppx 的回答 - 懂得就是不要写繁体字。我猜是这样的问你的小学语文老师!
什么是簪花 小楷 ?簪[zān]花小楷[kǎi]是夏书绅发明的楷体,〔清〕字缙华,号丽笙,浙江嘉兴濮院人。父凤衔酷嗜碑帖,於晋、唐法书无不临摹,工篆刻,直逼秦、汉。尝手钞宗谱,...
毛笔字中楷和 小楷 ,哪一种难度更大?针对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小楷、中楷、大楷、榜书,包括水写地书,以及各种书体、字体,我全都练,经常交替进行。我从小开始练毛笔书法,并且从事书...这...
...uò澎湃bài卓越zhuó锲而不舍qìC.揩拭kǎi 小楷 kǎi】作业帮[最佳回答]A.“选聘pìnɡ”应为“选聘pìn”;“鲜为人知xiān“应为“鲜为人知xiǎn”;B.“澎湃bài”应为“澎湃pài“;”锲而不舍qì“应为”锲而不舍q...
书法学习中, 小楷 、中楷、大楷用笔和书写有什么不同,能谈一下你的看法吗?最近有朋友问我:在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以楷书来入门,但是在楷书入门的过程中,我们是学习哪一种楷书书体比较好呢?并且我们在学这些楷书书体的时...
怎样练好 小楷 ?小楷不但要研究楷书的一般规律,尤其要注意从“小”字入手,研究小楷的特殊规律,掌握与大楷区别的特点。一般小楷只有六七毫米,甚至只有三四毫米,在这样小的区...
楷的读音?“楷”,普通话读音为kǎi、jiē。“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楷”的基本含义为法式,模范,如:楷模;引申含义为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