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 正文

庐剧 #庐剧

#庐剧

店大姐聪明人为什么偏讲糊涂话?说我们外乡人不该回家。

你小丈夫早上出门玩耍,到晚上没回家你吵死骂他。大姐饭店蹲了三冬两夏,你想一想我这个外乡人可该回家。这真是壶中有酒好留客,这真是盆中无菜客难留。这叫做月亮弯弯照九洲,几人欢喜几人愁。这真叫月亮弯弯照楼台,腰中我把钥匙解下来。小小钥匙也不过寸把长,又开柜来又开箱,开开箱子拿银两,开开柜子拿出他的衣裳。

百科|你不知道的庐剧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历史起源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庐剧的相关的文献史料很少,已知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炯炀河镇出土的一块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是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这里的倒七戏就是庐剧。庐剧的起源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二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山歌。

初期的庐剧,是以安庆市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19世纪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

二、艺术特点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

其中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戏台上的庐剧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

庐剧剧目可分为可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三类,代表性剧目有《彩楼配》、《秦雪梅》、《药茶记》、《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雪梅观画》等。

三、传承价值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体来说,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其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庐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未变;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目前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相关问答

庐剧 代表作品?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统计共有292个。花腔小戏:花腔小戏多为二小戏、三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庐...

庐剧 都有哪些经典曲目?

借罗衣、讨学钱、秦雪梅观画、梁山伯与祝英台、郑小娇、一双苦儿女、小辞店、休丁香、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打芦花、放鹦哥、卖线纱。。。。。借...

庐剧 是哪里方言?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

庐剧 唱腔有几种?

两种。唱腔分为主调与花腔两大类,基本上属于曲牌体,并带有向板腔体发展的趋势。主调“三七”“二凉”“寒腔”、等构成庐剧唱腔主干。另有“快寒腔”“寒腔连...

庐剧 各种腔调?

九种庐剧的主调包括【二凉】、【三七】、【寒腔】、【老生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衰调】、【丑调】、【端公调】九种。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

合肥本土剧种 庐剧 是什么?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小倒戏、到集戏、捣七戏、稻季戏等,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

三河古镇 庐剧 演出时间?

三河古镇的庐剧演出时间为每天下午14:30-15:30,演出时间为2月10日至2月24日,共计15天。具体的日期包括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2月10日至2月24日),以及正月初九...

庐剧 珍珠塔有多少集?

117分钟歌仔戏《珍珠塔全集》,196分钟雷剧《珍珠塔全集》,78分钟婺剧《珍珠塔下集》,59分钟婺剧《珍珠塔上集》117分钟歌仔戏《珍珠塔全集》,196分...

庐剧 名段叹十里唱词

天上片片雪花飞,街道冷落车马稀。路灯歪斜光暗淡,此情此景好悲戚。想当初欢乐年年有,到今朝尝尽苦滋味。我枉为是个大学生,竟然沦落拾垃圾。你看我一张芦...

安徽 庐剧 十大名旦?

十大名旦分别是朱德顺,盛小五,夏巧云,夏小二,夏荣华,孙小云,周小五,魏小波,马小梅,单小侉。庐剧是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