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知识点总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 生字
肃(sù) 默(mò) 晰(xī) 振(zhèn) 胸(xiōnɡ)
怀(huái)赞(zàn) 效(xiào) 凡(fán) 顾(ɡù)
训(xùn) 斥(chì)崛(jué) 范(fàn) 魏(wèi)
淮(huái) 惑(huò) 惩(chénɡ)
二 多音字
处 chù(到处)chǔ(处罚)
解 jiè(押解) xiè(解数)jiě( 解决)
三 词语
严肃 默默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表情忘怀 果真 非凡
左顾右盼 指望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四 词语解释
门楣:指门第。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抱负:远大的志向。
疑惑不解:因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沉郁:低沉郁闷。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与之类似的“左x右x”式的词语还有左思右想、左邻右舍、左膀右臂等。
撑腰: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麻烦: 烦琐难办的事情。
崛起:兴起。
训斥:训诫和斥责。
惩处:处罚。
胸怀: 胸襟。
五 课文重点解读。
1 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道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课文讲了三件事。
①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②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
③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外国人欺侮而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地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课文主要内容: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 课文写的三件事中,哪件事是结果,哪件事是原因?
答:课文没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这三件事,而是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写法。课文写的第一件事是结果,后两件事是原因。
3 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答:其他同学为家父、为明理和为光耀门楣,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是将国家的生死存亡和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中,是胸怀祖国。
4 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答:我从以下描写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中国人不能随便去,中国人在那里受了欺侮没处说理。
5 第 16 自然段中“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强调了中国人的无奈与愤怒。人们有气不能出,有话不能说,这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6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答: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清政府腐败无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当时的东北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利益的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中国贫穷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
7 是什么原因使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答: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欺凌的情况,深深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他不愿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这样的欺凌。他深刻认识到中国人要想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就必须振兴中华。
8 中心思想
答: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统编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点知识点+课件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肃:sù(严肃、肃静、肃穆)
晰:xī(清晰、明晰)
振:zhèn(振作、振兴、共振)
胸:xiōng(胸脯、胸襟、胸口)
怀:huái(怀念、怀乡、怀抱)
赞:zàn(赞成、赞许、称赞)
效:xiào(效应、效益、效用)
疑:yí(疑问、疑心、疑虑)
惑:huò(惑乱、疑惑、妖言惑众)
凡:fán(凡庸、凡尘、凡人)
顾:gù(主顾、顾念、顾虑)
训:xùn(训诫、训斥、训练)
斥:chì(斥骂、排斥、训斥)
二、我会认组词
崛:jué(崛起、崛地而起)
范:fàn(模范、师范、范围)
魏:wèi(魏国、姓魏、魏王)
淮:huái(淮安、淮河、淮北)
三、多音字
难:nán (困难)nàn (遇难)
轧:yà(倾轧)zhá(轧钢)
模:mó(模范)mú(模子)
兴:xìng(高兴)xīng(兴奋)
四、近义词
清晰一一清楚 抱负一一理想 胸怀一一胸襟
赞叹一一赞扬 麻烦一一烦琐 疑惑一一困惑
驱使一一促使 欺凌一一欺侮 果真一一果然
沉郁一一郁闷 热闹一一喧哗 左顾右盼一一东张西望
五、反义词
繁华——荒凉 清晰——模糊 热闹——安静
非凡——普通 坚定——犹豫 风和日丽——乌云密布
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左顾右盼一—目不转睛
六、理解词语
模范: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抱负:远大的志向。
胸怀:心胸;心怀。
赞叹:称赞。
麻烦:烦琐难办的事情。
疑惑不解:怀疑困惑不能明白。
沉郁:低沉郁闷。
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训斥:训诫和斥责。
劝慰:劝解安慰。
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七、句子解析
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反衬:别处的冷清与萧条,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舒适、富足,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悲惨、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2.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两个反问句,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于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来说急于想知道答案。
3.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从“不但不”“反而”能看出中国巡警的可恶。
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从这个反问句能看出围观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5.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从这个比喻句能看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内心很焦灼,他急切地想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
6.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从“为之一振”“竟然”能看出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感到很意外,很吃惊,很骄傲,很佩服!
八、问题归纳
少年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了触动,明白了伯父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少年周恩来背着伯父进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哭诉着自己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中国巡警局却不予理会,反而训斥这个女人,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让少年周恩来深深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国力衰弱,不能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只能任人宰割。明明是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可是中国巡警却帮外国人说话,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因为“中华不振”啊!这令人愤怒的事情激发了周恩来的爱国之心。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下去,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而学习、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寄托着他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0):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11-14):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15-17):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十、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3件事。第一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第三件事:后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2.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意:气势豪迈的歌刚唱完,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科学。十年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目的达不到,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少年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充满疑惑,想弄个
明白。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他又目睹中国人受外国人的欺负,中国巡警局不为中国人申冤,反而训斥那位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他便一直思考,并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
3.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我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而读书。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每年有几百万人死于癌症,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现在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医生,攻克癌症,让人们健康、幸福地生活。
图文解读
相关问答
惑 的 组词 ?迷惑不解二缶钟惑质疑辨惑眩视惑听授业解惑解疑释惑惑世诬民二缶锺惑调三惑四造谣惑众妖言惑众迷惑视听流言惑众蛊惑人心发蒙解惑讹言惑众大...
惑 的 组词 有多少?疑惑、惶惑、蛊惑、魅惑、摇惑、煽惑、不惑、耸惑、荒惑、诓惑例句1、对于这件事,我心里充满了疑惑。2、对她莫名其妙的行为,我疑惑不解。3、面对众人疑惑...
用 惑 字 组词 并用组的词来造一句话_作业帮[回答]诱惑。男人有时是禁不起诱惑的。诱惑,妈妈做的美食一直在诱惑我迷惑~回答了你却不采纳,让我很迷惑。诱惑~尽管你长的很帅气,但是诱惑不到我,因为...
惑 字应该查什么部?惑字查:心部,12画。惑:huò。"惑、乱也。从心、或声。"。有所守而不定是或之范式。心、或两范式叠加。心欲有所守而不定之迷乱是惑之范式。本义:心疑不定、...
惑 的偏旁部首和 组词 ?偏旁部首是:心组词是疑惑。造句女朋友今天的举动很奇怪,我感觉到疑惑不解。但你这个问题我想了好长时间,还是疑惑不解,不知道怎么回答,。偏旁部首是:心...
惑 字部首?惑的部首是:心惑的结构是上下结构惑:动词(1)(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2)同本义内惑于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奴婢所惑...
惑 字先查什么部首?先查惑偏旁部首:心,再查:8笔画:惑字:12笔画。“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uò,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惑”字基本含义为心...先查...
惑 形近字 组词 ?答案:惑的形近字:感,读音gǎn,组词:感觉,感恩,感情,感受,感叹,感到,感谢。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不尽。感恩图报。答案:惑的形近字:感,读音gǎ...
惑 用部首查字法?偏旁部首是心。组词是迷惑。造句我们被他憨厚的外表迷惑了,谁知道他竟然是一个骗子。事情的发生使人迷惑不解,我们不要为他的造谣所迷惑,偏旁部首是心。...
惑 的笔顺怎么写?惑,读音:huò,是汉语汉字,部首:心,笔画:十二笔,笔顺:横、竖、横折、横、提、斜钩、撇、点、点、斜钩、点、点。结构:上下结构。意思是或(huò),分辨不清...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