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起名 正文

戒尺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夜读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

夜读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

名家画廊 |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客观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接纳自己。

第一把戒尺:自知

所谓“为人贵在自知,处世贵在自制。”

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楼下有一家推拿按摩店,师傅手法熟练,很多老顾客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把工作室的规模做大,在常人眼里,多收些徒弟、多开几家分店,才能赚大钱哪。”

谁知按摩师傅回答,正是因为考虑了许多现实因素,他才决定不扩张。

在他看来,自己的手艺是不可复制的,就算教给徒弟,也未必能达到百分百的精准。

到最后,客人不满意,生意受影响,反而坏了自己的招牌。

他说:“要清楚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有多大本领,就做多大事情,这就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很多时候,经历的事情越多,越会明白拥有自知是多么难得的智慧。

人要自知,最难的是拿捏分寸。 既不是给自己设限,也不自我膨胀,而是清楚地知道能力的边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客观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接纳自己,才不负来世间走一遭。

名家画廊 | 吴冠中

第二把戒尺:自省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凡事没达到预期目标,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生活中,有人会把遭遇的困境都归结为外因,永远在抱怨,从未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

朋友小阳就是个喜欢抱怨的人,每次她和大家见面,总会提起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年初,她刚进新公司的时候,就在聚会上抱怨了大半天。

先是说公司规定太严苛,一点儿都不人性化,又说同一个部门的同事难相处,一起做项目没有人指点她。

有朋友委婉地提醒她:“也许是你适应得还不够。”暗示她需要调整心态,改变自身。

但她不以为然,依旧觉得全世界都在和她作对。

前不久听另一个朋友说起,小阳之前的工作没过试用期,现在还在找工作。

不难想象,如果她不能从这次求职失败中审视自身的原因,那今后再多的求职,也可能会以失败收场。

网上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人生出错的可能性?”

一个高赞回答说:“学会自省。”

自省就像照镜子,把得失、成败、喜怒照得一览无余。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突破迷局。

有人曾说,人生就像趟过一片充满诱惑的地雷阵,当我们穿行其间,多多少少会触及各种“地雷”,这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每当我们“触雷”时,能够进行怎样的反省,才是关键所在。

名家画廊 | 吴冠中

第三把戒尺:自律

看过一句话:“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要想驯服人性,少不了自律。

真正的自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动指南,而是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有选择地追求,有选择地舍弃。

这个过程注定漫长,也正因为漫长,才凸显出自律的可贵。

自律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

当我们能抛开外界的纷繁声音,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自律才能发挥它真正的积极作用。

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选择的权利。

点亮“在看 ”,愿你我都能好好把握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活出精彩,不负此生。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 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 端。

主播 | 陈兵

作者:居潇潇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永锡、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尤伊湄、郭菁、张星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戒尺”并非用来体罚学生的教具,它有深意

戒尺,是古代教书先生手中所持的一把尺子。其形状大体上是一把尺子大小,也有用两块木板上下合迭而成,一块长一些、一块短一些。有的教书先生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戒尺上刻字。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戒尺这东西与“体罚”紧紧相关。往往在背不过书、或者回答错误、甚至是扰乱课堂秩序的时候,戒尺就会光临。通常是打手心,也有打手背的,偶尔也有敲打脑袋的。有些文章中就见到回忆儿时上学的记忆:小被打得肿了起来,母亲看到了,一边流泪,一边说打得好。如此描写,打动了读者的心,激起了人们对戒尺的反感。

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戒尺,就是老师用来体罚学生的工具。

其实,戒尺这东西还真不是体罚学生的。它里面有我们的东方智慧。

“戒尺”二字,大有深意。戒:既是“警醒”的提示,又是“有所不可”的表达。尺:则是分寸、尺度的意思。

“警醒”的对象,是老师自己。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当成为表率。手中有“戒尺”,心里常提醒,不敢有丝毫松懈。比如有的老师性格急躁,为了防止这种性格伤害学生,就会在戒尺上写上诸如“静”、“安宁”之类的字。如“莫生气”就是给自己的提醒。如“宠为下”,其取自《道德经》,用在这里,那就是不可以宠学生,而是“严”。

“有所不可”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求知、成长,当知道“有所不可”,意即“知止”,即是知道停止在哪里。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有的戒尺刻有“弟子规”等字。

而尺度、分寸,同样也是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尺度,当量材施教。材质高者多教,材质浅者少教;能者高领、低者俯就。尺度不一,终归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成材。第二,是知识的理解尺度,当“不求甚解”。甚,是过的意思。凡事宜恰到好处,即中庸之道。“求甚解”,就是过度理解,如同牛角尖,必然走入偏颇。如孔乙己“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就是“甚解”,没有实际价值。这个尺度、分寸的把握,还包括方向的选择。古人求学,先读《大学》,就是先确立一个作一大格局。

至于用“戒尺”打人的故事,肯定会有,但不是主流。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老师的责罚,我们都心有余悸。当戒尺打在身上时,即使身上不疼,心里也是因为紧张和害怕会感觉疼的。但我想,学生只是看到戒尺的责罚,却理解不了老师为什么时时要将戒尺握在手中是什么原因?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要将戒尺还给老师。心中颇有感慨。只要老师用戒尺“打”学生没有超过“尺度”,那就不是打,而是关爱。《西游记》中,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听道,满心欢喜,便手舞足蹈,惹得祖师不悦,用戒尺在悟空头上敲了三下,背着手从中门出去了。当其它同学责怪悟空的时候,被挨打的悟空更加满心欢喜:这打嘛分明是爱,这岂不是让我半夜三更去学道嘛?

为人师者,首要自重。而“戒尺”的警醒作用,就是为师者的自重之道。我想:如果有哪天我开馆授徒,在经书籍典之旁,定放一把戒尺,一同拜之,既示对经典的尊重,也是为师者的自重。

戒、而有尺。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即删。】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相关问答

戒尺是什么意思 _作业帮

[最佳回答]惩罚的工具。

戒尺的意思 ?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濶一寸分馀,下面四边有缕面...

戒尺 中的戒 是什么意思 ?

戒尺的戒,在这里是惩戒的意思,也有警告之意。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

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 戒尺是什么意思 ?

戒尺是指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戒尺的戒,在这里是惩戒的意思,也有警告之意。“尺”,尺度,标尺,标准。这些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没...

戒尺 和厉声 是什么意思 ?

戒尺”“厉声”都是跟私塾学习有关,戒尺是指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

不懂就要问 戒尺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不懂就要问戒尺"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该勇于向他人请教或寻求帮助。戒尺是古代用来教育学生的工具,它象征着纪律和规范。这句成语告...

何为 戒尺 ,何为教鞭?有什么作用?欢迎大家讨论?

戒尺:一种长条形的尺子,代表着“寸,量,分寸之意”。“戒尺”;关键在于“戒字”,学生,没守规矩,多用戒尺惩罚。老师曾跟我说”,不要翻墙出去,我不听,...实际上...

七寸 戒尺是什么意思 ?

“七寸戒尺”是指一种传统的中国教育工具,通常用于惩罚学生。它的名称来源于戒尺上刻有“七寸”二字,意味着要惩罚学生时,要用戒尺打学生的手背部位,打到第七...

教育、学校、老师,放下“ 戒尺 ”,是善是恶?是好还是坏?

可以明确说,教育完全放下“戒尺”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成长的迫害,是在为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

你认为在 戒尺 上刻什么话比较有内涵?为什么?

谢谢邀请。说到戒尺,书生家中还真的有,本月假期去曲阜买来的。上图展示一下下:刚刚拍的,不是太清楚,论语版本的;孔圣人也在尺子上看着呢。回到此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