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人改名 正文

沧桑的意思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是什么意思?主席诗词的高明就在这里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是什么意思?主席诗词的高明就在这里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是什么意思?

“沧桑”本意是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就是巨变,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席作此诗,为何会在末句感叹人间正道是沧桑呢?理解一首诗,先了解时代背景。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题解

诗题《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事件发生在1948年9月到次年1月,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共歼灭国军百万余人。这时候国军慌了,必须要阻止解放军南下,于是以“和平”为幌子,扔出了“和谈”的烟雾弹,当时国内外也有很多人鼓吹“南北分治”。

这怎么可能呢!国土不可分割!

1949年元旦,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向全国、全世界庄严表明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决心。

4月20日,国军全线溃败,并拒绝签署《和平协定》。21日,主席和朱总司令共同签发《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千里战线突破了国军的“长江防线”,23日午夜,解放军成功占领南京。

胜利的消息传到北京,主席早上一睁眼,就得到了这个好消息,老人家坐在藤椅上,读完了《人民日报》,然后回到屋里,写下了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首句,以“钟山风雨”起笔,钟山代指南京,诸葛亮曾对大魏吴王孙十万说: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以苍黄结,苍黄有两种解释,一是慌张、匆忙,二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墨子》有云: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这句诗中,苍黄指事发突然。

第二句,仅以开头“百万”二字,就把解放军南渡的气势、行军的神速、攻势的猛烈描写得淋漓尽致。

首联二句,实为倒装,是先有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才会有“钟山风雨起苍黄”。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颔联,“虎踞龙盘”是回顾历史,南京是六朝古都,接着说“今胜昔”,今日之南京,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上,岂不是更加雄伟壮丽吗?

战争时期,南京这座帝王宅,可谓是千疮百孔,但从今以后,这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激昂慷慨、振奋人心。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孙子兵法》云:“穷寇勿追”,但主席偏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主席是逆兵法而行之吗?不是。兵法是死的,战争却是瞬息变化的,如果把兵法读死了,就如赵扩、马谡之流,会错失战机。主席这里用

“宜将” 二字,正是他对战争局势的洞察,和决定的果敢英武,所以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不可沽名学霸王,指项羽。主席以史为鉴,借鉴历史的教训——鸿门宴时,不杀刘邦,形势大好之时,又要衣锦还乡,不肯继续“革命”,这是项羽沽名的表现。

颈联这两句,一正一反,典故用得非常巧妙,内涵丰富的哲理,是全诗的灵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了诗鬼李贺名句,李贺是因为金铜仙人被毁,而发出了对命运的感慨。主席借用这一句,表明天地万物运行不息,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人或事,哪怕是老天爷,也逃脱不了社会规则、万物规律,而老蒋家,所行之事乃是倒行逆施,岂有不败之理?

最后,“人间正道是沧桑” ,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更是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总结,人间正道,终将战胜倒行逆施,新南京、新中国,除旧布新、百废俱兴,这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国家、对百姓,皆如是。

感谢主席,感谢为新中国抛头颅、撒热血的每一位战士,这盛世,如您所愿!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是什么意思?

毛主席在1949年所写的一首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文章,号令全军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二日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南京正在面临着革命风雨的洗礼,数百万大军将横渡长江,直捣黄龙。曾经虎踞龙盘之地的南京已今非昔比,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慨而激昂。我军应该从项羽的失败中总结教训,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且彻底地消灭掉,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欺压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

“沧桑”原意指的是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而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 ,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沧桑”语出东晋医学家葛洪所编著的志怪小说《神仙传王远》一文:“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话说,古代有位叫王远的神仙,某一次王远外出路过吴地,天色渐晚,于是他就暂时借住在了一个叫蔡经的家中。蔡经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主,见有客到来,他自然是热情招待,为王远是准备了一桌十分丰盛的饭菜酒食。

而王远对此也是十分不客气,见饭菜丰盛,两人对饮实在太多无聊,于是他就又叫来了仙女麻姑前来赴宴。没过一会,仙女麻姑就赶来赴宴。麻姑坐下后,几人就开始了闲聊,闲聊过程中,麻姑就对王远说道:“我自从上次和你分别以后,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为了桑田,而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岛,那里的水比之前已经减少了一半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也会变成陆地了”

“沧桑”由此而出,此后多数时候,“沧桑”都被用来代指世态变化巨大的意思 ,如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缮》:“乍想起琼花当年吹暗香,几点新亭 ,无限沧桑”; 清代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劫火烧残变陵谷,浮云阅尽经沧桑”,这些都是如此意思。

当然,随着时间的逝去,“沧桑”一词被赋予了更多的解释,比如作家李二和《远行》:“这显然是一个承载了恒古岁月、饱历沧桑的古老渡口。她颇象一枚有意残留在巨蟒腰间的鳞片,使人们既有几许淡淡的神往,又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这里的“沧桑”就是代指时间或岁月变迁 。再如,清文人沈永令《赠檗庵禅师》诗序:“崇祯壬癸间,建言廷杖诏狱,沧桑后遂为僧”,这里的“沧桑”就是代指朝代更迭

当然,毛主席所写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这里的“沧桑”也是别有他意,是用来比喻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

综上所述,“沧桑”大概有四种解释,其一是世事变化巨大,人生无常;其二是时间或岁月变迁;其三是朝代更迭;其四是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

相关问答

沧桑 ”是什么 意思 ?

"沧桑"是什么意思?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组合,也是沧海可以演变为桑田意思。因为演变要经历岁月,所以沧桑就有岁月的含义。还有沧海变成桑田,要经历大气环流,地..."...

沧桑的意思 解释?

“沧桑”原意指的是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而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沧桑”语出东晋医学家葛洪所编著的志怪小说《...

沧桑的意思 是什么?

沧桑的意思是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

沧桑 是什么 意思 ?

沧桑的意思是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

沧桑 是什么 意思 ?是形容什么呀?

给人的感觉沧桑,那么就是感觉对方经历了很多事情,给了他成熟稳重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沧桑,那么就是感觉对方经历了很多事情,给了他成熟稳重的感觉

沧桑 什么 意思 ?

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

沧桑 什么 意思 ?

沧桑意思: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变化多。【词语】:沧桑【拼音】:cāngsāng一、沧桑基本释义: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

沧桑 怎么解释?

沧桑的意思: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语本晋葛洪...

沧桑 意思 ?

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

沧桑的意思 是什么?

意思是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