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米不读shān mǐ,你知道正确读音吗?籼米、稻米、粳米怎么区别
来源:一客史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米无疑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但你知道吗?
大米界里也有不同的“门派”,它们各有特色,各有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籼米、稻米和粳米之间的对话,探索它们的奥秘,并纠正一些关于它们的常见误区。
首先,让我们来解决一个小误会。有人说“籼米”读作“shān mǐ”,这其实是个美丽的错误。
正确的读音是“xiān mǐ”,“籼”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细长的稻米,与“粳”相对。现在,我们通常用“籼”来指代一种长粒、不粘的稻米品种。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三种米的自我介绍吧!
籼米率先开口:“大家好,我是籼米,读作‘xiān mǐ’,可别记错了哦!
我主要生长在南方,因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我的米粒细长,煮出来的饭粒粒分明,口感偏硬,非常适合炒饭或者做米粉。”
稻米则温文尔雅地说:“我是稻米,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大米。
我生长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粒形较圆润,煮出的米饭软糯适口,是大多数家庭餐桌上的首选。”
粳米也不甘示弱:“我是粳米,主要生长在北方。我煮出来的米饭特别软糯,而且有一定的黏性,非常适合做寿司或者煮粥。在寒冷的冬天,一碗热腾腾的粳米粥,别提有多暖心了!”
这三位“米”界的代表各有千秋,但它们都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部分。
籼米因其独特的口感,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等地深受喜爱;稻米则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和软糯的口感,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和食用;而粳米,凭借其特有的黏性和香甜,成为了北方和寿司店里的宠儿。
说完了它们的自我介绍,我们再来聊聊它们之间的区别。从粒形上看,籼米长而细,稻米中等,粳米则短而圆。
口感上,籼米偏硬,稻米适中,粳米则软糯。在烹饪用途上,籼米适合炒饭和做米粉,稻米是家常煮饭的首选,而粳米则常用于煮粥和做寿司。
除了这些基本的区别,它们在营养价值上也各有特点。籼米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稻米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而粳米则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籼”这个字不仅代表了这一种特殊的大米,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中国古代,稻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籼米作为其中的一种,也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文化背景。
所以,下次当你在超市里拿起一袋大米时,不妨多留意一下它的种类和特点,也许你会发现更多关于“米”的有趣故事。
“南籼北粳”你了解多少
202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中“粳”的读音和释义。
□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近日,汉字“籼”和“粳”首次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全英文期刊《自然》(Nature)及系列期刊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大基因信息分析高级工程师太帅帅介绍,为了让汉字“籼”和“粳”登上《自然》期刊,与编辑前后沟通了两年时间。
这不是科学界第一次为汉字“粳”而努力,早在10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曾联名国内水稻界185名专家学者,要求《新华字典》将“粳”(jīnɡ)字读音修订为ɡěnɡ,经过将近五年的争取和论证,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最后决定折中,将“粳”字读音修正为“gēng”。长江日报记者查询最新版《新华字典》,“粳”字读音“jīnɡ”和“gēng”并存。
■ 新版《新华字典》“粳”读音有变
事情要从2011年3月水稻专家张启发院士的一堂“语文课”说起。他告诉学生:研究许多古今字典辞书后,他发现“粳”读gěng延续了几千年,读jīng没有合理根据。可是,无论《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还是1963年《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和1985年《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都明确“粳”只有jīng一个读音。
为了一个字的读音,水稻界联合较起真来。到2011年9月,张启发院士收到全国各地185名专家建议书,支持“粳”的读音由jīng改gěng。同月底,张院士将《关于修订粳(gěng)字读音的建议书》呈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要求修改读音。在水稻研究者看来,“粳”字读什么,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读音问题,更是关乎中国稻作文化留存、中国水稻学界能否在世界学术界重新赢得水稻亚种命名权的大事件。
2011年10月,国家语委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2016年,教育部官网公示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修订稿中,确定“粳”字统读为ɡēnɡ。
参与审音工作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主任王洪君曾提出,“粳”的字音,在社会上有jīnɡ与ɡēnɡ的分歧,两种字音的中古音来源其实是同一个。出现两种字音是近古的事,明清以来的变化趋向是ɡenɡ。结合“粳”在方言中的常用度和词义显豁度,农学家的意见是审音定音必须要考虑的。审定组建议,改“粳”统读音为ɡēnɡ。
长期关注“粳”字读音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彤伟教授表示,考虑到汉语共同语的传承性、语音的历史变化和北方方言的实际读音,“粳”字宜统读为ɡēnɡ。
3月23日,记者在202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2版中看到,“粳”的读音已经由唯一读音“jīnɡ”变更为“jīnɡ”和“ɡēnɡ”两种读音。
日前,张启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十分看重确定“粳”的读音,“这对于国际学术界重新界定水稻亚种的学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我国稻作分布“南籼北粳”各有千秋
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一般情况下,籼米煮饭胀性大、黏性小,粳米黏性大、胀性小。我国稻作分布“南籼北粳”,各有千秋。南方以籼稻为主,米型细长,口感松软;北方以粳稻为主,米型短圆,Q弹饱满韧性十足。
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积的20%,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占全世界大米总产量的近40%。水稻种植地域广阔,从海南岛到黑龙江跨越数千公里,形成了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多样的光温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稻作类型,早中晚稻分明,籼粳糯稻齐全。
近代以来,为了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我国大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瞄准“高产再高产”,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飞跃”。
1956年,黄耀祥院士培育“广场矮”“珍珠矮”等半矮化品种,解决了水稻高产易倒伏的问题,引领了农业发展史第一次“绿色革命”。
1964年—1973年,袁隆平院士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选育的三系杂交稻平均产量比一般普通良种增产20%;水稻育种专家石明松通过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培育和两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利用,相比三系杂交稻再增产10%。
近10年来,我国的超级稻育种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绿色超级稻品种产量实现再提升,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由不足1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国人温饱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饿肚子”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来源: 长江日报
相关问答
“ 秈 ”怎么念?秈是乱码字,也算是籼的繁体字,一般写成籼.籼#xiān【释义】籼稻,水稻的一种.米粒叫籼米,黏性小,胀性大.籼籼稻籼似粳而粒小,始自闽入,得种于占城国.――《...
“ 籼 ”怎么念中文?籼拼音:xiān简体部首:米解释:〔~稻〕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籼拼音:xiān简体部首:米解释:〔~稻〕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
(米)字旁加个(山)念什么字_作业帮[回答]籼#xiān【释义】籼稻,水稻的一种.米粒叫籼米,黏性小,胀性大.
西字头,底下一个米念什么_作业帮[回答]粟拼音:sù,笔划:12部首:米五笔输入法:sou-----------------------------------------------------------------------...
求一个粳米的粳,一个 籼米 的籼的 读音 粳米的读音 - 懂得粳米的粳jing读一声调,籼米的籼xian也是一声调ued杂志
一个米字旁一个山 读 什么?读籼字。籼xian籼,读xiān,汉语汉字,同"籼"。〈名〉1.籼稻一种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食物,谷壳和其他...
一个米一个山念是么?是籼字。籼读音:xian籼,读xiān,汉语汉字,同"籼"。〈名〉1.籼稻一种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食物,谷壳...
一个米一个仙是什么字?一个米一个仙,这个字就是籼,这是一个汉语汉字,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xiān,声调读作第一声,它的意思就是指水稻的一种。又叫旱稻,温暖气候下种植,种子作...
求一个粳米的粳,一个 籼米 的籼的 读音 粳米的读音 - zyTQb4ASVR...粳米的粳jing读一声调,籼米的籼xian也是一声调ued杂志
字里有米有山,是什么字?籼读音:xiān释义:[名](1)籼稻[indicarice]一种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种,米粒细而长,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食物,谷壳和其他副产品可...释...